专家解读:如何看待2011年我市平均工资的较快增长

发布日期:2012-06-01 来源:本站
    专家解读:如何看待 2011年我市
    平均工资的较快增长
    
    重庆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处处长 谢嘉渝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 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市城镇 非私营 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40042元,同比名义增长 13.3%,增幅比 2010年回落 0.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7.6%;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6251元,同比名义增长 26.3%,增幅提高 6.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9.9%。对于 2011年平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看待。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职工工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1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市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 16.4%。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488.25亿元,比上年增加 470.04亿元,增长 46.2%;其中,税收收入 880.98亿元,增加 259.26亿元,增长 4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5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 28.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 155.95亿元,增长 29.8%。这些都为促进工资增长,使全体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改革完善工资制度为职工工资提高创造了条件

  平均工资数据,是反映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是劳动报酬水平的具体体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政府围绕着改革工资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制度的不断改进为工资的较快增长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三、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助推了职工工资上涨

  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是企业用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但近几年来,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出持续、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一些企业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有效解决“招工难”现象,或者为了抢占科技人才、技术工人的优势,都采取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这一有效的手段。平均工资较快增长的现象,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一个缩影。

  四、工资数据与相关收入数据和行政记录是匹配的

  与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相匹配。工资性收入是 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工资增长是居民总收入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21794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49.7元,比上年增加 2717.27元,增长 15. 5%。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的四个构成要素中,人均工资性收入 13828元,增长 8.6%。正是因为城镇居民工资的较快增长,才有力带动了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提高。

  与居民储蓄增长相匹配 。 收入是决定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收入水平与储蓄存款增加额高度相关。 2011年,伴随着作为居民最主要收入来源的职工工资的较快增长,住户存款余额也明显增加。据统计,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中存款余额为 16128.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8.4%,其中个人人民币存款余额为 7045.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0.6 %。

  与个人所得税增长相匹配。工资薪金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财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市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 34.9亿元,同比增长 33.0%。虽然受 2011 年9 月1 日起 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但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税仍实现了 26.1%的高增长。工资薪金所得税之所以能实现这一高增长,工资收入的较快增长是主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 2011年平均工资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现还比较突出。具体到每个个人,对工资增长的感受也不完全相同。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中对占全部就业人员 48.6%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岗职工而言,其年平均工资不仅远远低于金融业的 94149元,也比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低 3388元、 7951元。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而言,其年平均工资更低,仅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 65.6%。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任务艰巨而繁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性收入。